今天来和大家扯一扯营销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投射效应市场营销,关于这个效应,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意思就是说投射效应市场营销,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人,你就认为大多数人都和你是一个样子的人。比如,你学会了用佛经泡妞的手段,当一个女孩子给你讲佛经,你会觉得她一定是另有目的。
你喜欢周杰伦,觉得周杰伦的人品超级好,当你遇到同为周杰伦的粉丝的人,你就会对这个人好感倍增。若是你讨厌蔡徐坤,遇到喜欢蔡徐坤的人,你就会觉得这个人脑回路不正常,无来由的心生厌恶。
这是人人都有的坏毛病,容易产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容易导致“坐井观天”“因为一个小事,就断定一个人好与不好”的片面思维。
同时,还容易造成盲目乐观自信,导致错判市场。
错判市场,在商业上,可是要吃大亏的!打个比方,如果你手里有大把的司机流量,寻找变现项目时,你因为不听CD,你电脑你车里,都没有CD机,你听的都是U盘自己下的歌。那么你肯定就觉得这年头,谁还听CD啊!谁还需要别人帮你下歌啊!但是,车载cd、车载U盘的市场,至今都非常强大。(廷哥群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小伙伴)
随便看两张图片:
有没有被销量吓到?月入百万的市场因为投射效应被你错过!
再来看看生意参谋的数据:
因为投射效应,误判市场,错过红利还好,至少没损失嘛!但是,因为投射效应,误判市场,全力投入产品开发,赔的内裤都不剩的大商家们,那可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
国外曾有个公司,开发了一款拾荒者拐棍的产品,自带LED照明灯,内嵌多种应急救助工具,拐棍末端还自带钩子、梳子便于拾荒者在垃圾桶翻找有价值的废品,按理说非常契合拾荒者的需求,而拾荒者有钱的也不在少数。按照常人的理解,应该能投产大卖,结果呢,无拾荒者问津。白瞎了那么多的产品开发费用。
成人用品界的实体硅胶娃娃,多么好的概念,交不到女朋友,买个女朋友,健康卫生体验感爆棚。这类产品十年前就有了,但是几万一个,买的起的不需要,需要的买不起,叫好不叫座。最终沦为骗子的骗钱工具,近些年,工艺发达了,价格下跌了不少,但最便宜的也要5-6K,最大的获益者依然是打着实体娃娃卖充气娃娃的骗子。
国外车企,以为国外流行的两厢车,在国内同样会流行。前期让他们放弃安全与舒适,推出三厢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如今呢?80%的的汽车品牌,都把国外卖的火热的两箱车型,改成了三厢车。不改卖不动,只有等死。
嘉士伯,在俄罗斯推出了一款女性啤酒,取得了丰收。于是就以为新品斩获了女性的芳心,同款啤酒投放到欧洲,结果销量惨淡,这就是以为俄罗斯女人爱喝啤酒,就以为天下女性都爱喝啤酒的投射效应。其实欧洲女性更爱喝的是红酒与香槟。
综上可知,我们在营销上,要尽力避免投射效应产生的决策,才能保证自己活着。这叫商业去“投射效应”策略。
可惜业界大多只谈避免,却鲜有人提及应用,这是人性的弱点,为什么就不可以反过来谈应用呢?利用好了,不就可以增加顾客认同度,让顾客买买买吗?
“投射效应”在商业上应用的最多的是明星代言,让明星的粉丝通过明星的代言行为,对产品或品牌投射出明星的情感。周杰伦都在喝的奶茶,一定好喝;范冰冰都在用的面膜,一定好用。这就是明星广告代言的核心由来。粉丝经济为什么转化率超高,就是因为投射效应起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咪蒙成为了教主之后,一篇广告推文卖出几百万的价格,还供不应求的原因。
不过,我等凡人没有本钱玩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应用投射效应呢?
我们可以通过投射效应来区分客户,给客户打上精准的标签!
比如新疆干果小哥,在春节可以推出一个活动:2019,你希望实现哪些愿望?给出十几个选项,必选四个。然后随机挑选十个送出开心果一箱,没有中奖,也都可以收获一份神秘幸运小礼。同时,在2019年结束的时候,小哥会和大家一起总结。
选项可以有这些:吃遍天下美食、瘦下来、更加健康、事业成功、多读好书、收获爱情、孩子健康成长、陪父母去旅游….等等等等
当然大奖不必真的送出,送给自己虚构的人物就行。小礼嘛,反正都要送,找这个名头送也没什么!
那么,客户自己选择的新年愿望,也就能反映出自己的痛点,我们可以不可以后期精准进行痛点营销?后期输出的内容精确制导,推货文精准打击这些痛点?能不能更好的提升销量?
这在营销中,叫做“愿望投射”,可以帮助大家更精准的进行客户定位。
若是我们在客户发表了自己的新年愿望之后,给她们打上标签,分别对不同标签顾客展示自己和他们大致相同的新年愿望。能不能产生《变现六十四套路●第17套之“名片效应”》,这叫“相同投射”,投射出彼此是同一类人,拉近彼此距离。
那么针对这些同标签的顾客,产出引起共鸣的文章,进一步细化她们的喜欢、讨厌领域,比如喜欢周杰伦的,我们文章配上周杰伦的歌曲,喜欢羽毛球的,我们朋友圈打打球;喜欢骑车的,我们晒晒骑车;喜欢读书的,我们秀秀读书,…这叫情感投射。
OK。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作业来了,你在你了解的领域,如何玩转投射效应套路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bjoo.com/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