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脓性纵隔炎较为少见,但死亡率相当高。其发生的原因多为牙源性炎症所引起,其中根尖周炎、齿槽脓肿、拔牙后感染酿成的“祸端”最为常见。纵隔引流的主要方法是经颈纵隔引流。
近两日,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科收治了两例化脓性纵隔炎患者,经询问病史得知,这二人此前均曾患过牙周脓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科王强教授收治的两例病人,都是在拔牙后二三天出现颈部肿块,之后开始发热,体温达40℃以上,伴有咳嗽、寒战、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经胸部CT检查才诊断为左颈部及前纵隔感染。
在手术治疗时,王强教授先是将患者颈部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和筋膜,清理脓液;然后利用纵隔镜进行探查,找到脓腔,彻底吸出残余脓汁,剔除全部坏死组织,放置引流管。
人的面颈部间隙内含有疏松的结缔组织,里面血管丰富,一旦感染,极易扩散,可导致难以控制的致死性全身脓毒败血症;同时在呼吸、重力和胸内负压的作用下,更易向下蔓延而牵连到纵隔,最后形成脓肿。
王强教授介绍说,化脓性纵隔炎较为少见,但死亡率相当高。其发生的原因多为牙源性炎症所引起,其中根尖周炎、齿槽脓肿、拔牙后感染酿成的“祸端”最为常见。
纵隔炎之所以病死率高牙周脓肿化脓引流图片,除细菌毒力强、发展迅速、引流不畅等原因外,不能及早做出诊断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口腔科医师往往对牙源性化脓性纵隔炎认识不足,遇到面颈部发生化脓性炎症时,仅给予抗生素或切开引流处置,忽视了炎症向下扩散的可能性。
据了解,目前牙周脓肿化脓引流图片,纵隔引流的主要方法是经颈纵隔引流,但本法不能完全解除纵隔内的化脓性炎症,易延误病情。与之相比,在经颈引流的情况下,再用纵隔镜技术清除脓腔,则可直接作用患处、清除病灶彻底的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 纵隔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bjoo.com/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