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市场由于资本的大量投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年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状况,并将在未来三四年内出现产业链软硬件及系统平台持续快速发展。从目前电商平台的数据反馈来看,价格和质量良莠不齐,这种现状给消费者选择高性价比的VR设备造成了很多困难。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目前中低端产品用户在体验过程中有一些不良的反应,如晕动症。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它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有一部分和我们的硬件产品本身的技术特点有关系,也有一部分是和我们人的个体有关系。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提升硬件技术,从减少延时、提高刷新频率、扩大视角等方面改善晕动症。
VR-AR设备在医疗设备应用领域的适用标准 当VR-AR被运用于诊断、治疗以及手术辅助的设备时,我们就要把它当作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设备系统来进行安全的评价,主要参考的标准是IEC 60601-1。除了VR-AR的安全和性能以及它的网络安全、无线传输标准之外,医疗用途的VR-AR还应该考虑电气安全、电磁兼容、家用软件等标准。在眼科治疗或者弱视治疗的时候,那就要符合眼科设备的ISO 15004、ISO 15254标准,眼镜框架的ISO 12870标准,还需要考虑设备集成了患者监控的设备、眼镜上面有激光定位的装置等因素而对应相应标准。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内部和外部持续不断地研究,开发出相应的标准,其发展将经过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 | 零部件测试及认证 |
2 | 用户体验评价 |
3 | 外围设备测试及认证 |
4 | VR内容质量测评 |
5 | VR全方位体系 |
目前我们处于第一个最初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检测和认证,给符合标准的VR-AR设备颁发证书,从而引导行业内企业不断改善产品质量。接下来的用户体验评价阶段是一个需要长期专业研究的阶段,最后全体系的检测包括技术的培训、咨询、专业领域应用指导。这样,检测标准的要求可以帮助消费者通过简单的认证标识来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

六大维度规范VR-AR设备评价体系 总的来说,目前在医疗环境当中对于VR-AR设备的性能以及它的安全没有专门的规范和标准,目前我们尝试用一些国际或者国内的标准规范对其进行一些检测和认证,并和大家分享我们现在对VR设备检测要求标准框架的六点要求:

一、用户指导:
1 | 感知用户使用说明书告知:需要有非常明确的警告标志 |
2 | 安全环境确认: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可能移动感知,需要确认周围的环境是否会对人造成一些危害。 |
3 | 叠加音频设备使用:比如使用耳机可能会加重眩晕症。 |
4 | 用户群体的限制:比如说13岁以下的儿童、老人以及有特别症状的病人。 |
5 | 正确的操作使用方式说明。 |
二、健康指导:
1 | 使用群体; |
2 | 休息及停顿时间; |
3 | 晕动症症状注意事项; |
4 | 持续使用损伤:比如会对鼻子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机械损伤。 |
5 | 医疗环境使用相互干扰:比如音响设备干扰。 |
6 | 皮肤交叉感染:卫生方面我们主要要求和皮肤接触的材料,包括我们头的绑带、眼眶、鼻子接触的一些材料。因为材料非常容易滋生细菌,也容易出汗,出汗的时候细菌更加容易积累。 |
三、人体工学的设计:
1 | 瞳距匹配:因为每个用户的瞳距不一样,好的VR眼镜它应该提供一个调节的功能,让用户能够比较准确的去匹配他自己的瞳距。 |
2 | 焦距调整:尤其近视眼在使用VR眼镜的时候如有没有焦距调整,戴近视眼镜的同时再戴VR设备就会非常难受。 |
3 | VR眼镜佩戴方式:佩戴方式会影响用户的便捷度和舒适度。 |
4 | 显示设备固定的方式:当需要外接智能手机或者是平板的这种外接显示设备, VR眼镜的显示设备固定的方式需要考虑。 |
5 | 与其它设备的互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会涉及不同的环境,需要互联的技术考虑到是否有转化功能,如USB借口、蓝牙及WIFI功能。 |
6 | 暗适应:当我们从一个比较明亮的环境突然戴上VR眼镜去观看比较明亮的图像的时候,瞳孔需要不断调节大小。这个适应过程中,如果突然看到非常明亮的图像眼睛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瞳孔张开,会带来一些视觉疲劳,或者会加速视觉疲劳。 |
四、卫生:因为AR-VR它与我们的皮肤和眼睛是近距离接触的,尤其在公共领域使用的AR-VR设备,需要考虑皮肤接触材料、清洁方式、是否有气味等。
五、客观评价:
1 | 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分辨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参数,它决定了你观看VR图像的画质的细腻程度。 |
2 | 可视角度FOV(field of view):视角越广,用户的沉浸感就会越好,体验就越好。但是如果视角太大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其它不良的一些方面,所以我们会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一个限制。 |
3 | 屏幕闪烁要求:VR眼镜是虚拟的一个感知,左右眼分开闪烁感觉明显,比双眼同时看屏幕的闪烁感明显,因此需要做特殊要求。 |
4 | 延时:整个系统的延迟很大程度决定了用户的体验。如果延迟比较明显,就会有很明显的晕动症的感觉。 |
5 | 透镜质量:因为我们的眼镜都是透过一个透镜来看虚拟的图像,透镜的质量如何也会影响我们的感观。 |
6 | 双眼承受度。 |
7 | 炫光、亮度、色域、色阶、色温等参数。 |
六、主观评价:主观评价以问卷的形式去给用户做一些体验,来评价这些参数方面的影响的程度。比如说恶心、疲劳、视神经疲劳、方向障碍、头痛、视觉疲劳、视觉模糊。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会有非常长的一个问卷,去让用户真实的试用产品来评价综合的体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bjoo.com/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