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软件企业转型SaaS很难成功?

01
企业上ERP时,常说的一句话“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这句话套在软件转型SaaS上,可能更加贴切:不转型SaaS是等死,但转型SaaS是找死。
先说软企为什么要转型SaaS呢?
即使放眼全球来看,软件的复合增长率早已进入个了位数;而SaaS以超20%的增长速度,正在快速占据企业软件市场。
软件企业为了获得增长,就必须要转型SaaS。
那现实情况下,为什么那么多软企要么就迟迟未转,要么就在转型的半道上终止了呢?
原来,有三个关键财务指标,是软企在转型前没看清楚的,或者是没法解决的。
SaaS业务除了有高增长能力外,初期还有关键财务指标的“三低”:毛利低、运营收益低和现金流低。
这种财务表现短期内尚可,如果长期没能经营扭转,那就很难扛下去了。
实际上,大部分软企转型不成功,皆因于此。
02
所谓的转型,实际是业务模式的转型,即从销售软件的交易模式,到销售服务的订阅模式。从而导致收入模式的变化,从一次性收入,变成经常性收入。
与生于云端的SaaS公司不同,软企在转型过程中,从增长和收益组合角度,可以有四个状态,如图所示。

为什么软件企业转型SaaS很难成功?


第一种状态,低增长、高收益。这也是最为纠结的阶段,虽然没有多少增长,但有利润,转型意味着放弃既有利益,而要冒未知的风险,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资本市场。
第二种状态,低增长、低收益。进入转型风险区,成败也由此决定。这个阶段可能长达数年,多数软企转型,都终结于这个阶段。
第三种状态,高增长、低收益。至少看起来已经转为一家SaaS公司了,真正的SaaS运营,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四种状态,高增长、高收益。彻底突破了软件业务模式,SaaS持续的订阅模式已发挥作用,标志转型成功。
实际上,这种转型的时间跨度可能相当长,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即使在全球范围看,真正成功转型的软企也为数不多,如Adobe、Microsoft等。
03
很多软件人把转型SaaS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了,也是转型失败的原因之一。
所谓转型,不就是把软件做成标准化,然后放到云上,然后收订阅费吗?
做企业软件的公司有着天生的自信,凭自己对企业客户的理解,这事不难。
也有很多软件公司把SaaS化业务当作副业,对于标准化需求的客户,卖SaaS;对个性化需求而又有钱的客户,卖项目。
迄今为止,能这样干成的SaaS公司,还真没见过。
软件与SaaS看起来很像,但其实它们是两码事,或者说,是不同的两种生意。我经常跟咨询转型的朋友开玩笑说:与其转型的负担这么重,不如重新做一家SaaS公司好了。
实际上,二者差异化的内容太多,也无法一一列举。我把主要特征差异,简单整理如下表。

为什么软件企业转型SaaS很难成功?


04
我把软件和SaaS的业务叠加在一张图上,这样有助于看清它们各自业务方式的不同。

为什么软件企业转型SaaS很难成功?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几个差异点:
1)业务过程差异
软件业务过程较短,销售签约收款就结束了(后面的实施和维护都属于附加业务)。
SaaS的业务过程,一直到客户生命周期结束,客成、实施、运营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业务。
2)驱动因素差异
软件业务过程中,销售是最重要的驱动。而在SaaS业务过程中,销售+客成是主要驱动因素,而且重头在客成。
3)获利点差异
软件的获利点主要集中在交货后的一次性收入。而SaaS的获利点是N个,即除了首年的ACV之外,每年的续费和增购(扩展)是收入的大头。
4)组织架构不同
这个就不用细说了。但有的软企虽然模式上是转SaaS了,但业务组织的架构上,还是原来的结构。如原班销售卖SaaS、原班PS当作CS使用,这都是非常不科学的,也竞争不过原生的SaaS公司。
5)评价体系不同
SaaS有一个数字化、体验化、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软件业务没有。
05
形似而非神似,即转型的不彻底,就不如不转。
SaaS外在的模式,需要内在的转变配合,否则经营就会磕磕绊绊,四处踩坑。
比如,向我咨询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定价问题,另一个是渠道代理商问题。这两个方面原本都是软企可控的强项。
转型后怎么做?
我们先说定价。
教科书上讲的定价方法,只适用于软件,而不适用于SaaS。
软企的定价方式,主要是按照功能、模块、特性等来定价。其实,这些都跟用户毫无关系,这样定价客户就不容易接受。
目前SaaS的最佳定价方式,是基于价值的业务成果(Value-Based Outcomes,VBO)定价模式。
再说渠道。
合作伙伴、渠道或代理商,是软企重要的收入增长来源。不过,如果不加改造,直接使用它们的风险非常大。因为销售签约后面,还有留存和扩展业务要求。搞定销售合同,不一定能搞定客户体验,这影响续约和扩展。
实际上,海外SaaS合作伙伴的收入,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来自代理销售;而主要是来自服务所产生的收入。
写在最后
软件向SaaS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像Adobe那样断臂求生的勇气,更需要有自己的转型计划、策略和方法论。

写在最后

软件向SaaS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像Adobe那样断臂求生的勇气,更需要有自己的转型计划、策略和方法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bjoo.com/268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下午2:02
下一篇 2022年11月1日 上午12:01

相关推荐

  • 营销总监助理岗位职责,战略部助理岗位职责

    战略部助理岗位职责战略部助理主要是协助战略部经理开展工作。战略部助理的工作内容以公司运营保障为主,工作内容较多元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战略部助理岗位职责,欢迎阅读。战略部助理岗位职责1战略部助理岗位职责21、协助战略部经理完成公司行政事务工作及部门内部日常事务工作【战略部助理岗位职责】相关文章:助理研发员岗位职责01-22市场营销助理岗位职责02-21

    获客引流推广 2023年3月28日
    3600
  • 微博活动营销,微博营销方案

    一、微博营销的技巧与原则微博客营销消息的创意应说坚持两个基础的原则:有趣原则及有利原则。更何况,一般资讯下,包含有广告内容的营销消息,更需求以有趣的方法号召大家参与,这正是有趣原则。在利用微博客进行日常营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另外几件事,分别是寻找需求、售后服务及危机监测等方面。同时,微博客营销应该与企业整体营销规划中其他营销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

    2023年1月7日
    6300
  • 整合营销传播–一种系统的视角,整合营销传播的系统模式

    就营销传播的系统观之,传播系统的目标与战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营销系统的目标与战略,是营销系统可供选择的营销变数之一。通过系统模式,可以了解到营销传播的整个程序是如何策划的,由此来确保整合。例如,在施吉的整合营销传播的系统模式中,它的公司方案使用三个层级–公司、营销、营销传播。营销传播方案在决策树的底层,被视为是营销传播组合的要素。但营销传播战略则被视为上一层级,也就是营销组合的一个要素。

    2023年2月17日
    4900
  • 营销管理 科特勒 13版 第9章,市场部书籍的资料课件

    本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部书籍的资料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市场部人员推荐书籍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

    获客引流推广 2023年3月19日
    10200
  • 社交营销平台,8大海外社媒平台营销,你的产品最适合哪个平台?

    指的是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渠道建立用户对你、你的产品、公司、品牌或服务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社交平台关键词定位服务,类似于国内的大数据营销,本篇文章主要对于各个渠道进行讲解,结合各公司的产品及行业找到最适合自己推广的平台。是通用的社交媒体网络。在你的社交媒体广告组合中使用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平台,可以覆盖企业的不同目标受众。

    获客引流推广 2023年3月17日
    111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工具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特别提示:欢迎收藏&使用市场工具导航,如您有任何建议或好用工具推荐,请留言告知我们。谢谢~